梅丽尔-斯特里普:想成为演员而非明星_中国作家网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电影-电影人
关 键 词:奥斯卡 电影学 演员 明星 电视剧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1-21/113687.html
梅丽尔-斯特里普:想成为演员而非明星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年01月21日17:35

  1月15日,第69届美国金球奖举行颁奖典礼,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其在电影《铁娘子》中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精彩演绎获得最佳剧情片女主角。而将在2月14日举办的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早就通过官网宣布,今年的终身成就奖将授予斯特里普,以表彰其对影坛做出的卓越贡献。

  梅丽尔·斯特里普原本的梦想是成为歌剧大师,但最终却走进了大屏幕;她在好莱坞女星决不属美艳绝伦的那几个,却叱咤影坛两个世纪;她属于“大器晚成”,近30岁才开始当上电影女主角,但却成为奥斯卡和金球奖历史上获得提名次数最多的人。作为明星,她单调得让人乏味,30多年的平凡婚姻从没有传出过人们习以为常的绯闻;作为演员,她却又辉煌得让人嫉恨,无数的奖项与赞誉为后继者树起一座难以逾越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屏障”。

  文/彭玉磊

  梅丽尔·斯特里普出生于1949年7月22日。这位如今已经62岁的“演技女王”长相相当普通。许多人说,她的鼻子太长、下巴太尖,甚至有点像老巫婆。但如果你看过她参演的电影,一定不会再为她的长相而纠结:《猎鹿人》中那朵绝望温婉的解语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伫立欲望海岸的黑衣精灵,《廊桥遗梦》中挣扎在爱情火焰里的女人——这些电影角色才是斯特里普最美的一面。

  斯特里普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叫萨米特的小镇。父亲是一个制药公司的主管,喜欢弹钢琴;母亲是一名艺术家,喜欢演唱。

  童年时,母亲就教斯特里普演唱;12岁时,她正式开始学习演唱,并希望成为一名歌剧演唱家。不过,在进入瓦萨学院后,她爱上了戏剧,1971年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学位。据说,当年斯特里普的导师听她念《欲望号街车》里布兰达的台词时,竟有毛骨悚然之感。

  最初没人认为她会成明星,因为她长得不好看

  随后,斯特里普进入耶鲁大学修读研究生,获得了美术学硕士学位。其间,她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各种演出,为以后拓宽自己的戏路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她步入纽约戏剧界后,第一年就获得戏剧界最高荣誉托尼奖的提名。

  不过,从一开始,就没有人认为斯特里普能够成为好莱坞明星——因为她长得不好看。

  据说,1976年迪诺·德·劳伦提斯要重拍《金刚》时,斯特里普为片中的落难美女试镜,结果被淘汰。在面试现场,德·劳伦提斯还用意大利语问他儿子:“她真是个丑八怪,你为什么把这个家伙叫过来?”他以为斯特里普听不懂这些,但当后者用流利的意大利语说出“很抱歉我让你失望了”时,德·劳伦提斯顿时哑口无言。不过,他至今也不承认有过这段小插曲。

  斯特里普不爱照相。她有张2002年的照片,是著名摄影师拉孔柏在斯特里普拍完戏卸完妆时拍的,这张完完全全的素颜照把斯特里普的经纪人吓坏了,因为美国电影学院为了向斯特里普致敬,把它贴在了日落大道的广告牌上。“但她爱死这张了。”经纪人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因为他们把我脸上的脏东西都弄掉了。”斯特里普笑着说。

  出国接拍电视剧只为挣钱给患癌爱人治病

  从耶鲁毕业之后,斯特里普在纽约和新泽西参加了好几部大型戏剧的演出。在拍摄一部戏时,她爱上了与自己演对手戏的约翰·凯泽尔。凯泽尔是当时的著名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曾经饰演《教父》中的弗雷多。凯泽尔比斯特里普足足大了14岁,但却把斯特里普深深地迷住了,两人很快就互许终身、宣布订婚。

  为陪骨癌男友设法加入其剧组

  可惜的是,凯泽尔不久之后就患上了骨癌。为了照顾凯泽尔,斯特里普一直陪他在纽约养病,无暇拍戏。在凯泽尔确认参演电影《猎鹿人》之后,斯特里普为了能够继续每天陪在爱人身边,设法获得了其中的一个小角色。《猎鹿人》是凯泽尔有生之年参演的最后一部影片,也是29岁的斯特里普参演的第二部电影。

  凯泽尔为了治病,财政状况捉襟见肘。为此,斯特里普不得不忍痛投入工作,远赴德国和奥地利等地拍电视剧,她曾表示,拍电视剧纯粹是因为需要钱。等到斯特里普赚到了足够治疗的钱回到纽约时,她却发现凯泽尔已经病入膏肓,此后斯特里普不愿再离开爱人半步,直到1978年3月12日凯泽尔病逝,斯特里普一直陪伴左右。

  可能是老天不愿让如此重情重义的女子过久地沉浸在悲痛之中。很快,一位名叫唐·古墨的雕塑家走入了斯特里普的心房。1978年9月15日,斯特里普和古墨结婚,两人相濡以沫34年,也成为好莱坞的一段佳话。现在他们四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老大亨利32岁,艺名叫亨利·沃夫,是一名演员及音乐人。28岁的大女儿麦米和25岁的二女儿格蕾丝都是演员,20岁的老幺路易莎还在读书。

  斯特里普非常爱家,她和家人最久不能分离两周,因此她一年只拍一部电影。她一向注重自己和家人的隐私,对红毯走秀和出入公众场合这类事总是敬而远之。

  “她决心成为演员而非明星”

  纵观斯特里普的职业生涯,正如影评家莫莉·哈斯克在1988年所写的那样:“她作风传统,决心成为演员而非明星,在这个观众至上的圈子里,她渴望出演独特且有张力的角色。她不愿成为类型演员,力图颠覆一段时间以来印入人们脑海的印象——关于女性魅力的真正含义……对于拒绝‘花瓶’称号和期待观众认同方面,没人比梅丽尔·斯特里普来得更坚决……”

  费尽心机“抢”来角色获得奥斯卡影后宝座

  斯特里普的处女秀是1971年的《塞维利亚的花花公子》。1977年,她的第一部电视剧《致命赛季》上映。同年,她的第一部电影《茱莉娅》上映。

  第二次演电影就获得奥斯卡提名

  为斯特里普带来巨大声誉的是她的第二部电影——1978年的《猎鹿人》。凭借在该片中的表演,斯特里普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对于只演过两部电影的她来说,前途就此无可限量。果不其然,1979年,斯特里普就凭借《克莱默夫妇》中的乔安娜一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1981年,斯特里普参演《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原作者约翰·福尔斯对她的表演大加赞赏,认为她演出了莎拉身上那种“不知来自何处的女人”的神秘感。这个角色为斯特里普赢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影后和金球奖影后的宝座。

  1982年,《苏菲的选择》将斯特里普推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说到《苏菲的选择》,这个女主角的位子应当算是斯特里普费尽心机“抢”到手的。当年,著名作家威廉·斯泰伦以首任“邦女郎”乌苏拉·安德丝为部分原型写成了这个故事,而斯特里普也极度渴望能获得这个角色。

  她想办法弄到了剧本的复印件,在通读全文后,她跑到导演艾伦·帕库拉的面前苦苦哀求。帕库拉愿意给她一个试镜机会,但斯特里普却没有通过。

  在争取到第二次试镜机会后,斯特里普选择了苏菲自杀的那个特别场景,完美地表现出了那种极度痛苦和筋疲力尽的感觉,终于打动了导演和剧组。

  后来,斯特里普花4个月时间学习波兰语和德语,并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6公斤,以求最大程度地接近和领悟苏菲的内心世界。她以枯槁的面容和痛苦的眼神再现了苏菲这个充满人性挣扎的角色。

  她主演的影片仍是质量和票房的保证

  此后,“演技女王”迎来了属于她的时代,在无数迥异的角色里游刃有余地穿梭往来。她曾演过《西尔克伍德》里粗犷坚强的普通女工,《走出非洲》中屡受挫折却从未失去希望的女作家艾萨克,《紫苑草》里醉生梦死的女艺术家,《暗夜哭泣》里失去儿子却被人误解中伤的隐忍母亲以及《来自边缘的明信片》中的二流女演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一批新星、新秀的成长,斯特里普的片约因为年龄的关系逐渐减少,但她主演的影片仍是质量和票房的保证,《灵魂庄园》、《狂野之河》、《廊桥遗梦》、《弦动我心》等影片向观众证明了她扎实的演技依然是无人能及的。

  获奥斯卡、金球奖提名创纪录

  2006年,斯特里普因饰演《穿普拉达的女王》中乖张挑剔的时尚女魔头第14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这部投资3000万美元的电影,全球票房超过了3亿美元。

  2008年夏,改编自同名舞台剧的音乐电影《妈妈咪呀》热映全球,以5.8亿美元的超高票房创造了斯特里普个人电影生涯的票房新高。2010年,斯特里普又以影片《朱莉与朱莉娅》入围奥斯卡,再次刷新自己创造的提名纪录。

  从影至今,斯特里普一共获得过16次奥斯卡提名——包括13次最佳女主角提名和3次女配角提名,分别于197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1982年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过26次金球奖提名并8次获奖。她在奥斯卡奖和金球奖历史上都是获提名次数最多的演员。

  因为在《铁娘子》中成功饰演撒切尔夫人,斯特里普今年再度成为奥斯卡影后“种子选手”,对此她坦言,自己的心情和第一次入围奥斯卡一样激动,“奥斯卡对我来说,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关新闻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论坛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博客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