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拍出《蜗居》、《裸婚时代》、《失恋33天》等大热作品的导演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自己的拍片秘诀;新剧《浮沉》将是其“电视告别作”
《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的票房之争虽然进行得如火如荼,不过很多圈内人士却认为今年给人带来最大惊喜的华语片是《失恋33天》———它与《铁甲钢拳》、《猩球崛起》等好莱坞大片同期上映,以800万元的低投入拿下超过3亿元的票房。
《失恋33天》的导演滕华涛以拍电视剧成名,《蜗居》和《裸婚时代》均出自其手。近日,滕华涛在上海出席电视剧《浮沉》的开机发布会并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当电视剧导演,以后将把工作重心转向大银幕。
谈新剧
“没有适合文章年龄的角色”
《浮沉》改编自网络文学红人崔曼莉的同名系列小说。这部作品还未开机便以超过百万元的单集价格卖出了网络播放版权,总成交价突破3000万元。该剧讲述的是一个职场故事,《失恋33天》中的“黄小仙”白百何将出演女主角“乔莉”,“大老王”张嘉译和“魏依然”王耀庆也将担任重要角色,而文章这回不在主演之列。
羊城晚报:《浮沉》的女主角还是白百何,而且跟《失恋33天》一样都是演白领。你经常用同样的演员,不怕观众有审美疲劳?
滕华涛:《浮沉》与《失恋33天》里,白百何的确有相似之处,但绝对不雷同,肯定有突破。这次她是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级白领,不是婚庆公司的小白领了。故事赋予人物的命运、气质不一样,故事高度不一样,演绎方式和效果肯定也不一样。一个演员,需要两三部戏才能熟悉我,我也需要一段时间去看和发现演员。
羊城晚报:《浮沉》号称起用《失恋33天》的原班人马,为什么唯独缺了文章?
滕华涛:这个剧里面的男的年龄都偏大,没有适合他那个年龄的角色。再说他也不一定有时间。
羊城晚报:听说《失恋33天》之后,文章和白百何的片酬都暴涨了,是不是文章要价太高?有人说他的片酬是每集70万元了。
滕华涛:暴涨?我不清楚这个事儿。对于一个好的演员,要价再高都是合理的,不过他们的片酬我真不清楚。
谈计划
“以后不再当电视剧导演”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毕业生,滕华涛的导演之路从拍电视剧开始。他是中国著名导演滕文骥之子,却一度很讨厌别人拿这一点来说事。如今在电视和电影上都取得了成功后,他明确表示将来不会再当电视剧导演。
羊城晚报:《蜗居》、《裸婚时代》这些剧都很火,你对现实题材特别感兴趣?
滕华涛:蜗居族、裸婚族,是这个物质时代造就的畸形儿。我之所以拍这些剧,是因为看到我身边一批80后都到了结婚的年纪,却因为物质匮乏而被“捆缚”。家庭剧有个特点,就是以小见大,它不仅能透析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也能给同样处境的观众带来反思。如果老百姓看了没共鸣,我费老大劲拍来干吗?我拍《蜗居》和《裸婚时代》,都始终坚持给故事一个开放式结尾。我经常告诉主创们,任何电视剧我们只说现象,不提供任何个人意见和所谓判断,每个观众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羊城晚报:为什么以后不拍电视剧了?
滕华涛:这么说吧,我个人当电视剧导演,这是最后一次。《浮沉》我做了两年多的剧本,很希望能亲自把这个戏拍出来。不是因为《失恋33天》火了,我就专做电影抛弃电视剧了,其实这是之前就有的计划。此外,作为一个导演来讲,不能永远只待在电视圈,因为电视剧制作相对简单,听觉、视觉的处理没电影复杂。电视剧适合给年轻导演做,我后面还有很多21岁的人呢。不过我也不是完全离开电视圈,只是我不当导演,由我团队里的其他人拍。
谈《失恋》
“交过学费后,赢得明明白白”
除了几部成功的电视剧,滕华涛过去还拍过电影《危情24小时》、《心中有鬼》等。他找来《异度空间》的编剧杨倩玲写《心中有鬼》的剧本,影片投入4000万元,由黎明、刘若英、范冰冰当主演,结果首周末票房仅430万元。这次失败经历令滕华涛认识到“整个创作过程要自己掌控”,所以后来才有了《失恋33天》。
羊城晚报:有人说中国电影的票房输也不知道输在哪里,赢也赢得莫名其妙,对此你同意吗?
滕华涛:我不认可。我交过一次学费(拍《心中有鬼》)之后就明白了,《失恋33天》赢得明明白白。还有就是很多记者都不写我的另一段话:我始终不觉得票房是衡量一部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有些票房不高的电影也是好电影。
羊城晚报:《失恋33天》是怎么赢得明白的?
滕华涛:这里面有个公式在,和以往我拍电视剧一样:做一个好的故事,加上选好的演员。我在做《失恋33天》这个剧本之前,就预测它的票房能到3至3.5个亿。没有“科学依据”,只是直觉而已。制作时,每一个环节都朝我预先设定的目标在迈进,这个片子不是那么文艺,也不是那么商业,所以我有信心。当然,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非常难。一年以前说要用文章和白百何来主演一部电影并对抗好莱坞大片,所有人都会认为不可思议。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打破许多人一贯的操作方法、对演员的想法以及宣传的固定模式。
羊城晚报:你的团队有哪些人?
滕华涛:滕家班,他们都跟我一起合作十多年了。我比较封闭,不大和外面的投资方、制片方接触。我有自己熟悉的班子、演员、编剧,一般都是自己挑剧本、找演员。
羊城晚报:《失恋33天》上映时,遇到好几部好莱坞大制作影片夹击,听说曾有人建议你换档期上映?
滕华涛:我说千万不能躲,就是要硬碰硬。打败好莱坞,不是靠政策保护,而是做好莱坞做不出来的东西。其实我刚进电视圈时,电视剧行业也很残酷,都是台剧、港剧,但这几年大家基本上把它们都赶走了。好莱坞拍得了《变形金刚》和《铁甲钢拳》,但它一定拍不了王小贱和黄小仙。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情感。
羊城晚报:你认为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大众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
滕华涛:电影在哪个时代都应该是让观众有所感触和感悟的。现在我们所处的是网络时代,需要快节奏的,能给观众带来大信息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