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奥斯卡成国人心病 中国离文化大国还很远_中国作家网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电影-作家与影视
关 键 词:奥斯卡 中国人 文化 心病 大国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2-13/115962.html
严歌苓:奥斯卡成国人心病 中国离文化大国还很远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年02月13日11:44 来源:凤凰网 吕若漓

  凤凰网娱乐讯 作为《金陵十三钗》的作者和编剧,严歌苓亮相第62届柏林电影节,担任“天才训练营”的主讲嘉宾。以小说作品为主的她,谦虚地表示,自己来此更多会偏向在文学写作方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做交流。谈及《十三钗》失落奥斯卡,她认为原因在于外国人不了解南京大屠杀,而中国离“文化大国”也还很远。

  谈《十三钗》失落国际奖项

  外国人不了解历史 建立同情感不易

  对于严歌苓来说,尽管《十三钗》备受国人“冲奥”期待,但最终的失落并不意味着作品有问题。她认为原因在于,一是故事本身对外国人有陌生,“我的出版人都不知道这场大屠杀,这是被遗忘的历史。犹太人毕竟是做了几十年工作,才让全世界铭记他们的苦难。某些艺术的感染力建立在同情上,而对方对事件陌生,同情感的建立就不容易了。”二是作品的运势,“或许《十三钗》是不够走运吧!”

  曾有人挖掘出《十三钗》的故事与老电影《避难》非常相似,对于再创作,严歌苓表示,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比拍《避难》时更加丰富了。“对于这段历史,我想我们应该尽到后人的责任。”

  谈中国人“冲奥”情结

  奥斯卡已成国人心病 文化大国还遥远

  严歌苓曾经受访表示,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不是坏事,但得奖的未必都是好作品。而谈到奥斯卡,她的态度也颇为相似,“走上国际、冲击奥斯卡已经是国人的心病,其实中国的人口占据比例那么大,满足更多中国人的作品才更好。要让好莱坞接受中国的符号、中国成为文化大国还很遥远。”

  她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文化封闭已久,经济刚刚发展,文化还无人重视,二是中国的教育水平还需提高,欧洲人都有意识追求艺术,国民素质较高,中国则比较世俗浮躁。所以,要成为文化大国还需耐心等待。

  对于未来她还是非常乐观,“因为中国艺术家们正在用作品让世界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张艺谋、陈凯歌都在奉献优秀的作品。”

相关新闻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论坛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博客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