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频道出品电影繁荣的背后,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它的历程,是一个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艺术品位与生活情趣之间进行多边对话的气韵和合的境界,之中交织着中国影视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进取中的大国风度,并外化为一系列创新型形态。
●电影频道出品电影的静态价值在于电影与电视优势交集的最大化;在于题材、体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于文化秉承、艺术品位、现实力度、日常情趣,与影视资本运营行为引起诸多特性之间的和谐同构。
●优秀的电影频道出品电影,能够敏锐地照见过去与现在,把握时代风云与日常生命,感知公众微妙的心脉律动和隐秘的心理流程,为纷繁复杂的时代提供越来越有价值的公共话题体系,创造一种深具情趣的公共影像时空和日常生活参照系。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是以宣传电影、培养电影观众、传播影视文化为宗旨的专业频道。频道主办的电影“百合奖”,犹如幽香清雅、沁人心脾的百合花,以 其独特的气韵风采,推动着以影视互融而独树一帜的新型艺术品种,由破土发芽到枝叶伸展,因其深得受众青睐而迅速发展。观众屡屡赞叹它“让人眼前一亮”, “得到意料之外的审美愉悦”,因而与她建立起“如约而至”的亲密关系。我们一再被她的丰姿所吸引,在获得强烈的审美享受之后,不禁思考着她所以深具生活的 质感、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魅力之由来。
这一簇在华夏大地百花园中茁壮成长、并呈现出枝繁叶茂发展态势的奇葩,因其内在的艺术追求,开拓出使自身得以不断扩展的艺术平台。究其底里,至少可以从中发现一条主脉、两个分支。
一条主脉:中华传统美学
与现代艺术特质的交融
就主脉而言,可归结为中华传统美学与现代艺术特质的交融。首先,作为生长并繁衍于本土的一种艺术形态,它本身天然地熔铸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据统计,自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开始制作“电视电影”以来,平均年产110部,播出范围日益扩大,每部作品在黄金时间首播时,观众人数约在 2000万至3000万人次。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受众,其审美对象的审美习性也自然地带有民族传统的深刻烙印。加之创作者们的理性体认与激情投入,他们的成 功作品也就必然饱含民族传统精神。同时,作为富有时代特征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本身具有的现代性质,又决定了它的当代文化内涵;而它的生存于现实社会的规定 性受众,也自有其当代审美特性。因此,在历届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作品中,不论题材体裁抑或正剧喜剧,不论状绘历史抑或描述现实,不论客观写实抑或主观抒情, 在其厚重的生活质感与灵动的生命活力之中,都能发现蕴藉其间符合受众审美需求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现代艺术特质的相互交融,尤其渗透着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的发展创新。优秀的电影频道出品电影作品,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转型社会,仿佛有一种空谷百合般的飞韵流光,它着意艺术格调和电影机趣,又不舍事 态民生,以质朴的心灵直入民族气性与时代风云,悄静截取飞转岁月中之一隅,观照个体生命的日常人生,呈现一个群落、一个集体、一个阶层的精神与命运,印证 波澜壮阔而又动人心弦的时代。电影频道出品电影繁荣的背后,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引得各路影视才俊千帆竞发、争相书写奔腾年代。它的历程,是一个文化传 统与现代精神、艺术品位与生活情趣之间进行多边对话的气韵和合的境界,之中交织着中国影视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进取中的大国风度,并外化为一系列创新型形态。
就分支而言,在主脉的覆盖之下,大致可着重把握有二:其一是生活的深化;其二是创新的探索。
分支之一:对生活精深的体认与彻悟
电影频道出品电影着力抒写时代、激扬历史、挥洒性情的背后,是对生活精深的体认与彻悟。生活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激流汹 涌,时而海阔天空,时而百舸争流;其间有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喜怒哀乐的人生。但是,我们也常常遗憾地感叹,在我国的银幕与荧屏上,恰恰难见令人感动久远 的力作、佳作,以获得期盼的审美享受。而18年来出现在电影频道中的“电视电影”,却为受众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与满足。可以不夸张地说,它大大弥补了人们对 于影视艺术的渴求。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历届入围作品在生活的开掘方面显示出的长足进展。在生活深化之中,可以把握到其间贯穿着鲜明而自觉的精品意识与 追求。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体现于题材多样化的深层发现,意味着艺术魅力的更大释放。面对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宝贵矿藏,创作者们潜入其中,深入开掘,八仙过海,各显 神通。通过他们精心设计的镜头,让观众满意地观赏到在不同领域丰富的生活空间里发生的故事。丰富的作品,带给受众的正是心灵的温馨抚慰与精神的家园守望。 其次,体现于体裁多元化的美学特征,意味着艺术本体价值的更大伸张。影片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类型,其中有正剧形态的,在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之中,凸现了 历史的厚重感,渗透出民族的正气与自豪感;有喜剧形态的,在别有一番人生况味的现实中,以情景交融的美学观照,从容展现出人物性格冲突和生活自身的幽默 感,成为独具特色的温情喜剧;还有历史剧形态的,以今观古,以古鉴今,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如是种种,无论写实或写意,无论庄重或浪漫,凡是能 够既展现出生活的本质真实又达到了艺术升华的作品,皆以其生活的质感与生命的活力,具有了艺术的饱满度和强烈的冲击力量。在受众体验影视艺术审美的分量方 面,这些电影频道出品的电影毫不逊色于影院电影,乃至可与“大制作”一比高下。
数字电影的前身是“电视电影”,其本质是电影与电视的“中庸境界”。从两极到中介,“中庸”之美是一种极其微妙难言的境遇,它往往意味着漫长的 探索、曲折的行进;也意味着两极之间不断比较、碰撞、存疑、追寻乃至进行清理性选择的系统辩证的过程。“百合”辉映出的电影频道出品电影的兴盛,有力地证 明了其形态的静态价值在于电影与电视优势交集的最大化;在于题材、体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于文化秉承、艺术品位、现实力度、日常情趣,与影视资本运营 行为引起诸多特性之间的和谐同构。“电视电影”之“亦大亦小”“亦真亦幻”,既可以小见大,也可大事化小,兼容多种体裁、多种题材、多种内涵,能够面对多 层次受众。受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喜爱,又从一个侧面宣告了影视合流格局的到来。
分支之二:对电影、电视本体
展开创新探索
电影频道出品电影的行程,引发的是影视文化艺术的“分子式”创作。众多人士不约而同地探索传统电影与传统电视之间,在集约原则之下进行有效优势 互补的具体可行策略和操作范式,对电影、电视本体展开视角广泛的深层次探索,此可谓:创新的探索。创新本是艺术创作的常规追求,只有“创新”方能给予艺术 作品以鲜活的生命,但这也正是艺术家艰难跋涉的要隘险关,冲过去则生,冲不过去则亡,例证比比皆是。观看历届入围影片,多能触碰抵达电视与电影之间的“和 合”之境,在电影表现力和电视传播力的特殊性之间游刃有余、拈联自如,殊为难得。很多创作者自觉的创新追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理念的创新探索。这在多部成功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新的理念为观众带来新颖、新奇的生活体认与生命感悟,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审美魅力。 其次是角度的创新探索。影片创作者自觉地追寻切入角度的新颖,也是入围作品的一大亮色。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为影片的审美指向增加了力度,使观众获得了新 的感动。再次是结构的创新探索。通过创作实践,深深体悟到一部作品的完成,最重要的当属“人物”,最困难的则是“结构”,因为布局谋篇一面必定是作品的起 始,另一面又必定由作品的最后加以印证。在历届优秀的影片中,成功地展示出创作者的艺术匠心,正所谓以意料之外体现情理之中,通过特殊性展示了生活的普遍 意义。最后,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创新探索也很出彩。摒弃了在生活中随手拈来的、在茫茫人海中随时可能擦肩而过却不能给人留下记忆的芸芸众生,下大力气深入发 掘具有特别意象、特别意味而又令人惊异、惊喜、惊叹的特别形象。这体现出摆脱一般化、追求独特性的美学特征。
电影频道出品电影出入时代洪流之庙堂、往来寻常百姓之家园,自信而执著、质朴而灵动,它为中国影视的民族化风范、现代化取向与国际化行程,创设 了低成本的实现渠道和高效益的循环空间。优秀的电影频道出品电影,恰如百合一般明丽照人,它与大千世界构成一种普遍的和谐性和可适应性,能够敏锐地照见过 去与现在,把握时代风云与日常生命,感知公众微妙的心脉律动和隐秘的心理流程,为纷繁复杂的时代提供越来越有价值的公共话题体系,创造一种深具情趣的公共 影像时空和日常生活参照系。
我们的电视电影能够在短短几年有了如此让人惊喜的发展与成就,电影频道的艰辛创建、管理者的心血经营,自然是成功的保障;但根本的支撑,却在于 热爱它的艺术创作者们倾心倾力的创造性劳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级台阶,它从萌芽到开花到结果,由稚嫩小苗长成参天大树,为亿万喜爱电影的广大受众奉献 出了丰硕、充盈的灿烂成果,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享受。被观众认可的作品,构成了具有品牌特征的“电视电影”艺术标示,最后,由创建者、创造者与观赏者共同 书写了史册,流传于广袤的艺术天地直至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