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海报
过去的台湾电影爱以艺术为主轴,又或者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因此使得台湾《海角七号》的剧情还是有抛不开的历史包袱。
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横扫华人地区的票房,再度把华语片观众拉进戏院。《那》的成功是因为台湾电影抛开过去的文化包袱而向票房看齐吗?台湾电影在转型吗?台湾电影今年的产量达32部,当地的票房也达火辣的15亿台币(约6390万新元)。再度起飞的台湾电影,有望主导华人地区的中文片市场吗?
《那》是台湾人气作家九把刀根据自己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是作家在学生时代,与一群调皮捣蛋的男生喜欢班上品学兼优、清纯可爱女生沈佳宜的故事。女孩后来嫁的是别人,但每个男生都成就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成长,继续追求自己的幸福。《那》是九把刀跨足影坛的处女导作,影片虽在上个月刚落幕的金马奖失利最佳新导演奖,但饰演“九把刀”的帅哥新人演员柯震东却因精湛的演绎,抱走了最佳新演员奖
90年代台湾电影几乎崩盘
回顾台湾电影在“二秦二林”辉煌时代的那些年,还能与香港片分庭抗礼。台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新电影”,爱以艺术电影为主轴,并专跑影展。“新电影”的浪潮退去后,台湾电影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都进入沉寂期。
90年代台湾电影几乎崩盘。90年代初每年仍有81部的产量,不到10年光景,就急剧衰减到不超过20部。杨德昌、李安、侯孝贤和蔡明亮等人的电影具有高度文化自觉,传出对台湾文化身份的追寻与反思的努力,频受到国际电影界关注。但是他们注重导演个性书写,展望当下社会困境和个人精神焦虑的艺术追求时,忽略了影片的娱乐性。另一边厢的香港与好莱坞电影则以“商业”为先驱,造成台片与这两个地方的电影,逐渐在舆论与票房壁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