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就能利大于弊 _中国作家网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电影-学术看点
关 键 词:电影人 应对 影院 国产片 中国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2-22/117490.html
有效应对就能利大于弊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年02月22日13: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艳鸽

  记者: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您认为这可能对中国电影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陈国伟:这是一个趋势,应该说有利有弊,我个人认为总体上利大于弊,但前提是国内电影人要有应对的措施。就像当年开放引进10部美国大片一样,国产电影也因此经历了新一轮的进步。现在进一步开放了,我们的压力更大了,但如果能把压力转变成动力,国产电影不再只追求年产量这个数字,而是真正提高影片质量,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是有利的。如果政府和国内电影企业的应对措施不能有新的、有效的突破,国产电影可能面临萎缩。

  记者:在应对措施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陈国伟:第一点,在创作上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国内的电影生产目前还基本是导演制和个人作坊制,没有形成一套工业体系。第二点,国产电影在题材上的挖掘度不够,对很多导演的扶持力度也不够,中国电影导演面临着既要懂艺术又要懂市场的挑战。台湾电影经过美国大片的洗礼,顽强生存下来了,在没有大投资的情况下,出现了很有亮点的中小成本电影,值得大陆电影人关注和学习。

  记者:对影院和影院投资公司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陈国伟:很多影院跟发行商签订的协议都是分账的。现在外方的分账比例提高了,如果发行商的利益是恒定的话,最终一定会反映在影院的分账比例下降,也就意味着影院要收入更多的票房才能赚回原有的利润,所以如果影院的票房不能很好地增长,利润就会大幅下降。影院和影院投资公司就要思考:影院的利润空间在哪里?虽说好影片多了,但影院也多了,竞争更加激烈了,影院必须往多种经营模式的方向走。

  记者:消费者可能会关心票价的问题,院线、影院的“分账损失”,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就是票价会提高?

  陈国伟:并不是说影院的成本增加了,票价就一定卖得高。票价的高低是由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电影院很多,票价还是会下降。现在北京平均电影票价已经降到了三四十元,有没有再持续下降的可能,取决于影院的经营成本、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影院的竞争策略。

  记者:一年如果有34部美国进口大片上映的话,平均每月就约有3部上映,那么未来是不是可能出现国产片为了躲进口片,都挤在“国产电影保护月”里上映?

  陈国伟:归根到底还是电影产品的问题,而且目前的这种竞争处于不对等的状态:进口影片没有制作成本回收的压力,而国产影片基本需要靠票房回收成本,所以国产片躲进口片是自然现象。但国产影片也要有足够的自信,现在一些国产电影市场表现不好,就是因为总在调档期,今天定下来了,明天又变了,导致市场宣传活动也很难做起来。其实电影上映就和新产品上市一样,早点定下档期,就可以做很多宣传推广活动。未来一定会有有实力的公司这样做,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相关新闻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论坛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博客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