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空白的真诚之作_中国作家网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电影-学术看点
关 键 词:创作 题材 电影 革命 历史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8-30/139675.html
填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空白的真诚之作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年08月30日19:37 来源:文艺报 徐 健

填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空白的真诚之作

电影《湘南起义》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潇影第二影业有限公司拍摄的电影《湘南起义》讲述了1927年10月至1928年4月期间,由朱德、陈毅领导的南 昌起义军余部,在孤立无援、长途跋涉的境况中改造和整顿部队,并在中共湘南特委的配合下,发动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的故事。影片不仅为我们演绎了朱德与伍若 兰这一对革命夫妻鲜为人知的生死恋情,还展现了胡少海、曾志、彭儒、胡世俭、杨子达等老一代革命家形象。而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该片在主题表 达、人物塑造、影像呈现等方面进行的开拓和探索也受到专家关注。8月21日,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潇湘电影集团 联合举办的电影《湘南起义》研讨会在京举行,业内专家结合该片的创作经验,就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推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如何有效实现此类题材 影片与观众和市场的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者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应该避免不断地“炒冷饭”。《湘南起义》的特殊意义在于,以真诚、质朴的影像再现历史事件,填补了重大革命历 史题材创作的空白,不仅第一次将湘南起义搬上银幕,更重要的是以朱德为主要人物,展现了朱德的战略思想以及丰富的情感和情怀,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影 片融历史再现与反思于一身,突出了信仰的坚守与力量,富有现实启示意义。编剧赵葆华认为,过去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从创作心态上来说,是敬畏抒写、郑重表 达。但随着文化创作心态的变化,现在多趋于自由抒写、轻松表达。虽然创作上获得了特别大的自由度,但是也丧失了艺术的严谨,丧失了历史质感和人物质感。面 对市场巨大的挑战,我们的电影人应该牢牢守住历史良知,怀揣艺术至上的心灵,树立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经典形象。而在这方面,《湘南起义》的探索值得肯定。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认为,《湘南起义》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真实表现历史,表现真实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心理,以及实现历史和现实有效对接等 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包括革命历史题材在内的国产电影应该注重总结以往创作的成败经验,在提高作品质量和艺术品质上下工夫,不断 提高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创造出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质和人文价值的电影,以优秀的作品推动中国电影更好、更快的发展。

  与会者同时对该片表现手法有些陈旧、人物内心挖掘不够等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相关新闻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论坛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博客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