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暨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年会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光明网-文化频道-文化产业
关 键 词:文化 金融学 产业 北京市 融资
原文链接:http://culture.gmw.cn/2018-12/06/content_32120653.htm

12月6日,2018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暨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承办,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协办。数十位海外权威专家、行业领袖在开放与融合的视角下,共议“文化金融发展新机遇”。

本次峰会共设立四个主题论坛,从金融改革、产业创新、城市发展与投资趋势四个方面深入探讨文化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会嘉宾对中国文化产业、文化金融与文创科技的发展形势作出深刻的分析、解读与预测。从各自领域阐述了在文化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文化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年,是我国落实金融体制改革十分关键的一年,也是规范引导文化金融良性发展关键的一年。2018年初,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为银保监会,中国统一监管体系正式形成。2018年,针对金融风险防范,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信托资管新规、证监体系私募资管新规陆续发布,对于防范文化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及抑制文化产业过度投机,促进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回归理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对文化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副区长、代区长金晖介绍,近年来东城区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坚持把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作为核心区工作的全部要义,依托区域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积极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初步形成了名城保护、文化惠民和文创产业协调发展的“大文化”工作格局。同时,东城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和金融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4.5%,文化艺术、艺术品交易等行业处于全市乃至全国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顾良飞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产值达到2020年占GDP8%的目标,就要充分发挥金融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和塑造作用。金融和文化产业的结合,绝不仅仅是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而是整合资源,培育功能,重塑生产力的过程。实现金融助力文化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和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打通文化金融的血脉,多方发力,形成合力,发挥政府、文化企业、研究机构和金融资本同频共振,多维一体的创新模式。现在各地兴起的文化金融建设热潮,在创新服务、提升效率、整合资源等方面实现了金融和文化结合质的飞跃。对北京来说,在树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打造四个中心大背景下,金融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可以加快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让金融的外部资源能量激发北京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繁荣。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巡视员高政表示,目前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接近6%,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同时文化有资源消耗低、科技发展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效的支撑。谈到近年来北京东城区在文化与金融合作方面的探索,他表示,要继续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推动各项文化和金融政策更好落地,加快产业投融资创业平台,总结形成若干行之有效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文化金融合作模式。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磊介绍,北京市各区聚焦文化+新兴业态的模式,积极推动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文化金融方面,着力构建文化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力求为文化插上翅膀:一方面建立文化产业联动机制,出台促进首都文化金融发展意见,依托东城区积极创建文化金融示范区,另一方面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文化企业搭建多渠道、多路径的金融平台,金融支持文化产品势头日益增强。(光明融媒记者温源 刘坤)

[责编:丛芳瑶]

相关新闻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论坛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博客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