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去年总票房突破130亿元,大大小小的媒体上也总有真真假假的有关中国电影在国外怎样受到欢迎的反馈,但是,新发布的“2011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数据”显示,这一中国电影在海外受欢迎的假象被打破,中国电影在世界的影响力并不高。这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外国观众一点不了解中国电影,超过5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电影对世界电影影响一般。
外国1/3观众没看过
该调研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来调查的。总共发放问卷1450份,分别在美、英、法、德、日、韩、印等多个国家有效回收1308份。调查人群年龄集中在35岁之下,为电影主流观众。该调查显示,在所有国外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一的观众对中国电影一点都不了解,近一半的人对中国电影多少有点了解,而看电影的方式上,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人数最少的选择,55.1%的人买或租DVD、录像带则是首选。而国外观众没看过中国电影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没机会看。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电影难进国外主流院线的事实。
主持调查的北师大教授黄会林说,这次调查显示中国电影在国外影响力总体并不如我们自己想象的宣传得那样好,就算被调查较为关注中国电影的那五分之一的比例,也多是日语、韩语和德语观众。而对中国电影最不关心的群体,却是母语为英语和印度语的观众。
内地名导海外没名气
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导演的认可度比较低,海外观众最喜欢的导演依次为李安(55.2%)、王家卫(38%)、张艺谋(30.5%),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都维持在8%左右。值得一提的是,18岁以下的观众中,有六成认为没有喜欢的中国导演。但选择“没有喜欢的演员”的人很少,说明中国演员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最喜欢的中国演员中,排名前列的依次是成龙、李小龙、李连杰、周润发,女星是巩俐和章子怡。最受欢迎的中国电影类型调查中,动作冒险和功夫片的比例都在40%以上,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电影类型。
中国故事有理解障碍
令人意外的是,调查数据显示,吸引外国观众的中国电影首要因素是故事。在国内,导演是谁往往决定了观众是否选择这部电影,但是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故事是最吸引他们去看电影的原因,其次是演员,导演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决定因素。大部分被调查者称不看中国电影的原因,是对于中国电影有理解上的障碍,其中文化差异占的比例最大,占47.5%,中文对白占43.3%,剧情占33.5%。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选择“宣传发行”的占了67%之多,叙事方式为35.1%。
海外推广缺少经验
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在美国电影更多地进入中国的情况下,面对全球市场我们要拍出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的同时,更要了解国外观众的喜好。美国电影要更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电影面临新的挑战和突破。要更多地了解全球电影市场,这是相对新鲜的课题。对于即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片和分账比例的提高,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董事长谷国庆称影响没有想象中大,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改变我们自己。而对于中国走出去的工程,IDG亚洲区总裁熊晓鸽称,看调查说明超过60%的外国观众是通过口碑传播了解中国电影,说明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海外推广中国电影是发行上的重中之重。
国际化电影人才匮乏
黄会林对记者说,在国际上打造中国电影的品牌,多与国际资本合作,为电影宣传发行提供平台,更重要的是在努力扩大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国际化电影人才匮乏是制约我们的一大瓶颈。为了吸收法国电影教育的优势资源,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电影人才,进而促进中欧国际间的人才交流,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宣布与法国电影学院牵手,合作推进“中法实用艺术教育项目”,中国一年加法国两年。该项目将为中国学生提供到法国多家艺术类学院学习的机会。
好故事是根本
中国观众看电影是首选导演和演员,这项调查为我们提供的却是,中国电影的故事是最吸引外国观众的因素,可见故事还是电影的根本。在电影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喜欢玩酷玩炫,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了电影最根本的故事魅力,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讲一个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可以跨越区域、国家、语言、文化上的障碍,讲好故事是中国电影的立身之本,如此才能得到外国观众的认可,真正走出国门。
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看中国电影是主要途径。电视剧太长,可能从头到尾看完的人不多,文字性读物有语言障碍,很难得到广泛传播。只有电影,具备了范围广、时间短、见效快的文化传播特性,反过来说,这也是外国观众关注中国电影的主要因素。
现在,中国电影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中国电影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现代变革更是带来生活的五彩斑斓,我们不缺故事,但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并没有讲好。综观10年来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基本都为好莱坞大片,如《阿凡达》、《指环王》、《变形金刚》、《哈利·波特》,而这些影片多是未来时空或虚拟时空的故事,具有现代和未来的电影风范,从而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吸引了全球范围观众的眼球。而当下我们的国产大片却多以过去生活或历史中发生的故事为素材,大部分电影都远离现代生活,还在老祖宗的事上做文章,很难融入到世界电影大潮中去,拍好了也只能成为本土的票房电影。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故事经过好莱坞一番改头换面之后,倒是走向了国际大市场。像好莱坞影片《花木兰》、《功夫熊猫》在全球包括中国的成功便是最佳例证。
好莱坞已经在中国的故事上尝到了甜头,像香港电影《无间道》、《见鬼》都已被好莱坞翻拍,章子怡的《非常完美》也被好莱坞公司买去翻拍权,姜文的《让子弹飞》重拍权也被好莱坞购买。我们能不能拍出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征服国外观众,还有永恒价值的电影?放远眼光,讲好故事,中国电影人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