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月17日,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中国与美国已经就电影工业交流和电影文化发展等相关问题达成了部分协议。中国政府已经同意将在每年20部 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这也就意味 着,将有更多的海外优质电影有机会在中国的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此协议一经发布便引起网友的热议,这对于中国电影奖产生一个怎样的新局面?中国电影人将如 何应对?凤凰网娱乐连线了一些电影人,他们纷纷表示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新协议利大于弊将迫使中国电影品质提高
谈及新协议的内容,新影联副总高军表示这一协议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从整体来看是好消息,进一步放开对美国影片引进的分账片的数量,每月大概能有 两部,这样对于繁荣和活跃市场有好处,观众可以更多的在第一时间看到更好的电影。有一种说法是会对国产影片形成市场空间的影响,我觉得不用太过担心,因为 随着市场的扩大,观众会产生细分,不同类型的影片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总体看还是利大于弊。”
上海联合院线副总吴鹤沪的观点与高军相似,他直言增加好莱坞分账大片年限额对国产影片来说必是件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和好莱坞分账大片相竞争,也许会迅速逼迫片方和创作者提高国产电影的品质。”
合拍片有利于文化传播民营企业加入竞争对观众有利
协议中还提到了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以及关于合拍片的一些事宜,《综艺报》电影版主编朱玉卿表示,这样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现在不止美国,很多国家都到中国来进行电影的合拍。很多国外电影都有中国元素的出现,像就有很多的中国元素,普通的观众已经把它当做合拍片来看,文化元素的融入其实就是一种合拍。”《功夫熊猫》
对于中美将成立合拍公司一事,朱玉卿表示这样能够让中国电影有更好的学习空间,“如果中国和美国成立合拍公司的话,对于中国电影也有好处,通过合拍公司,我们可以向国外输出中国的元素,也可以更好的向好莱坞学习工厂化的制作体系。”
至于协议中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机会的决定,朱玉卿表示这对于观众来说是好事情,“很多民营企业具备这样的能力,像去年博纳发行的票房也很不错,竞争对于观众是有利的,对于电影界也是有利的。”《源代码》
电影人希望制作业洗牌网友称国产片“鸭梨山大”
“没有自己的风骨,拍出来也是豪华版本的垃圾。”导演刘猛在网上发表言论称,“我倒是真心欢迎狼进来,国内的制作业会重新洗牌,制作水平会有大提高。只有好莱坞真的进来,大家才会发现,其实他们花在制作上的钱远超明星稿酬,这种畸形的中国现状该结束了。”
很多网友表示这项协议一出台,中国电影马上会“鸭梨山大”,“国产片质量不高,不增加进口片大家看什么?要促进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多谢高质素的竞 争者也是好的,呼吁观众支持国产电影,不是忽悠观众支持国产电影,越是靠忽悠,观众对国产片越抵触,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提高质量,毕竟进口片也不是什么都 好,国产电影还是潜力巨大。”也有网友表示希望华语影片会出现更多好的作品,“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更多的进口大片的引进丰富了的选择空间,对于华语片的发展 也创造了更多的竞争机遇,在要么继续空洞乏味的被市场遗忘,要么惊艳出彩的HOLD住票房,相信华语片会出现更多的如之类的小成本票房黑马和这类的主流文艺大片。”《失恋33天》《金陵十三钗》
链接:何为进口分账片
1994年,为改变电影市场的萧条局面,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提议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的收入 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电影事业。当年年底,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这个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 片。于是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称也因此而流传开来。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 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 国外尤其是美国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美国影片在欧洲现状
据欧洲电影评论界的统计,欧洲国家电影市场平均70%至80%是美国影片,只有法国略好一些,但美国影片也占其国内电影市场的50%。
为了减弱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欧洲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一些欧盟成员国通过设立某种标准,规定电影院放映非欧洲本土影片的最高比例,在法 国这个标准被定在40%。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引进较小比例的美国影片以缓和国内电影业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每一张由法国影院售出的电影票,票价的一小部分都 会用于资助法国的电影制作。第三种方式是欧洲国家进一步互相开放市场,而且还接纳了一定数量的非欧美国家电影。以法国电影为例,其本国电影所占份额已经达 到38%,如果再加上其他欧洲国家电影所占据的6%,其他非欧美国家所占据的2%,这个松散的“非美电影集合体”基本占据了接近半数的法国电影市场。
美国影片在韩国现状
从1997年起,韩国实施电影振兴法。一直沿用的电影季节制度,即电影放映限额制度、配额制,规定每家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的本土电影。面对 美国好莱坞大片的大举入侵,这一制度在2006年时发生调整,规定146天减少为最少73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影院的放映银幕配额还是保持在大约 10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