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故宫日历》在京发布 开启一场古今对话-中国文化传媒网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首页-要闻
关 键 词:故宫博物院 日历 紫禁城 世界文化遗产 发布会
原文链接:http://www.ccdy.cn/yaowen/201908/t20190827_1416783.htm
2019-08-27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传媒网记者刘修兵/文陈曦/图

  8月26日,由故宫出版社主办的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等出席发布会。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右)、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中)、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左)

  发布会上,王旭东表示,《故宫日历》不但是故宫出版社开拓出版品类、发展文创事业的成功案例,也是故宫博物院唤醒藏品资源、播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典型。故宫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通过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种类繁多的文博出版物和文化衍生品,努力唤起并积极满足大众对于共享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在需求。

  发布会现场

  王旭东表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的思考。不仅要对过去扎实研究和继承、对现在积极创新和发展、对未来坚定方向和信心,还要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文物背后蕴含的价值,顺应新时代要求,继续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利用新科技、多媒体的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公众生活,诠释好故宫文化内涵,让公众在其中获得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滋养。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

  《故宫日历》是故宫博物院介绍故宫藏品、传播故宫文化的普及读物,承载的是故宫的历史与文化,以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故宫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1933年至1937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故宫曾推出过五期《故宫日历》。2009年,《故宫日历》以1937年版为蓝本复刻出版。2010年,《故宫日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始尝试创新。2020年版是新版第11年。至今,《故宫日历》累计发行300万册。经过不断精益求精,《故宫日历》以其“国宝日读”的文化精神在社会中影响越来越大,被誉为“中国最美日历”。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除了收藏有186万余件珍贵的文物藏品,紫禁城这座明清宫殿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它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见证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因此,2020年《故宫日历》也是为纪念紫禁城六百周年而特别呈现的。

  2020年《故宫日历》以表现紫禁城建筑为主,除第一个月选取与生肖鼠有关的文物,此后各月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有全景有细节、有历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画卷。如二月的主题是“宫城肇建”,详细展示了紫禁城肇建的历史脉络,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座城门以及角楼、护城河、宫墙等外部城池都各有体现,整体展现紫禁城的宏大气象。除此以外,还有肇建紫禁城所涉及到的建筑构件、绘画图纸、结构烫样等。六月的主题则为“螽斯衍庆”,表现东、西六宫的建筑、陈设、功能以及明清后妃的宫廷生活、历史故事。十二月的主题为“御苑萃赏”, 介绍紫禁城内四个皇家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建福宫花园,以很多难得一见的建筑细节充分展示宫廷园林之美。

  内容选择上,2020年《故宫日历》每一页选取的图片、内容,不是简单地介绍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兼顾历史、知识和趣味,不仅仅包含建筑图片,也有丰富的人物画像、宫廷绘画、晚清照片、陈设文物等。

  内容的精心编排体现着2020年《故宫日历》的特别含义:一本日历,尽赏紫禁城建筑华章,读懂紫禁城600年沧桑历史,辉煌现在;一本日历,与读者一同开启一次紫禁城六百年的时空之旅,一场古今对话。

  《故宫日历·2020》的十二月主题分别为:一月:天开于子; 二月:宫城肇建; 三月:皇建有极;四月:家国天下;五月:中正仁和;六月:螽斯衍庆;七月:天年颐养;八月:慈寿康宁;九月:敬天法祖;十月:佛道同辉;十一月:文华武英;十二月:御苑萃赏。

  除传统的《故宫日历》外,2020年《故宫日历》还推出定制版、汉英对照版、限量典藏版、黄金版、青少版、福寿版、《故宫龙泉日历》、《故宫月历?2020?清游雅集》共计九个版本,延续了2019年《故宫日历》家族的出版规模。

相关新闻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论坛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相关博客

  •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