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艺术论坛 从11月16日开始,一个文化交流活动“中美文化艺术论坛”揭开了序幕。来华的美国文化界人士中包括了以《老无所依》赢得了奥斯卡奖的乔尔-科恩以及著名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17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行了题为“导演视角:电影制作中的挑战”的研讨,乔尔-科恩与中国导演陆川、何平等坐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
从听众的角度看,这次看起来很高端(至少规格很高)的文化交流活动并不成功,整个议题的活动时间不到2小时,其中不太出色的同声传译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双方都在等待耳机里跟不上的翻译才能进行交流,很难真正展开对话。五位嘉宾加一个主持人,每人真正的发言表达加起来不过十分钟左右的内容。
最开始时,主持人(一位美国前舞蹈家)从电影的真实与虚构入手,请嘉宾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去并没有形成一个讨论主题,中方的何平导演说到了国内的创作环境并不理想,对导演有诸多限制;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贾磊磊则从理论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当科恩很感兴趣地问陆川他是如何在《南京!南京!》的拍摄中同时能调度那么多元素时,却被主持人岔开了。
整个讨论中最有趣的还是乔尔-科恩,当他谈到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老无所依》时,他开玩笑说这种改编容易极了——他拿着原著,让弟弟伊桑-科恩重新打一遍就好了。
此外,在观众提问环节,科恩还回答了关于张艺谋改编自其作品《血迷宫》的影片《三枪拍案惊奇》的问题,他说:这是我观影经验中最怪异的一次。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得到我们的许可,而不是去拍一个类似的故事。
纵观整个活动,看起来就是请了几位导演来互相认识,不深不浅地讲几句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很难说这就是我们认为的“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或者一次中美电影人的深入沟通。双方都没有进入到一个话语体系中去探讨问题,更遑论能给观众以启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