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与广东省江门市委宣传部主办,江门市文联、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大电影的文化时态与多元发展暨江门影视研讨会”在江门市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江门市副市长李巍,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副所长赵卫防,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梅新潮,江门市文联主席尹继红等出席了研讨会。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江门五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专家40余人参加了研讨。
去年中国电影城市影院票房超过百亿元。与此同时,以电影等内容媒介为主要内容的多媒体产品凸现澎湃之势,引进影视剧、国产电视剧、自制剧、手机剧、网络剧等更是喧闹纷呈,俨然进入了“大电影时代”。而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侨乡江门涌现出了100多位影视名人,其中有不少还是电影大家,如较早的黎民伟、关文清、胡蝶及当下的梁朝伟、刘德华、甄子丹等。许多重要的影视作品如《让子弹飞》、《一代宗师》等均在江门拍摄。
与会专家围绕文化时态多元发展及江门影视如何发展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能宪认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大电影的文化时态与多元发展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江门有丰厚的电影文化资源,值得理论界认真研究。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认为,大电影时代的来临会改变许多电影传统观念,比如电影的拍摄与放映都将由数字取代胶片,但传统的影院电影仍是大电影的主体。江门的侨文化中有很多可供影视创作的资源,如民族大义、家国情怀等,要深入挖掘这些独特的侨文化资源和优势。丁亚平阐述了黎民伟这位从江门走出去的“香港电影之父”是如何成为中国早期电影的拓荒者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通过中国电影史上的另一位江门籍影星胡蝶来诠释江门侨乡电影人的文化智慧。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对江门电影的价值做了论述。赵卫防研究员指出要充分发挥江门侨乡的文化优势和独特性,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凤群说,广东侨乡为中国电影史贡献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人物。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就“江门如何利用影视资源丰富这个平台,发展影视产业、旅游文化业”提出宝贵意见。五邑大学文学院院长、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白少玉认为,目前侨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既少,质量也不够高。五邑大学谢珊珊副教授、王则蒿讲师则分别就解读大电影及电影休闲等论题做了阐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高小健、秦喜清和副研究员许婧从中国电影理论史、数字电影的最新发展和视觉文化转向的角度阐述了大电影概念的理论价值、叙事形态和美学根基。与会学者还针对2011年影视剧、动漫、微电影等最新的创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张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