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由于两岸三地市场、文化的差异,各自引进的外国影片会出现不同的译名。观察这些差异也成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235be2d87c3112bd3b4a9fcac45774f0.46019886_620X620.jpg} 譬如
《可可夜总会》这个名字,乍一看令人摸不着头脑,以为是讲述风月场所夜生活的作品。实际上,它是
《寻梦环游记》的台湾译名。台湾人将“墓地”委婉称为“夜总会”,因亡灵在夜间活跃。
{c964841336245f5550ff5046f2a2ccef.26852674_620X620.jpg}
而我们一般理解的夜总会,台湾人称为“酒店”;我们下榻住宿的酒店,台湾人称为“饭店”。因此锤哥主演的
《皇家酒店谋杀案》,台湾译名为《坏事大饭店》,不能叫“酒店”而叫“饭店”。
{ba8ccdba8196c253788efdc62e81f604.50563138_620X620.jpg}
香港的片名翻译则不少带有粤语的语言特色,看上去非常接地气、有特色。比如
《公牛历险记》港译名为
《快D啦牛牛》,这简直是一个自带音效的片名;
《迷镇凶案》港译名为《坚离地死人劫案》,“坚离地”在粤语中指不接地气、非常离谱,对于不懂粤语的人大概是看不懂的。
{3d96982312236a9896476d91f3eac388.86554295_620X620.jpg}
而
《玩具总动员》系列在香港翻译为
《反斗奇兵》,“反斗”在粤语中是调皮捣蛋的意思。原来指小孩子精力过剩,不受控制,一分钟都静不下来,后衍生为活泼好动、顽皮捣蛋。
{d23f680550386476b75e262b9684623c.94538639_620X620.jpg}
{697590e96c4e3489bf9cef9e02ded1ff.12785263_620X620.jpg}
台湾流行文化则多受日本文化影响,一些词汇脱胎于日文,可做中文字面涵义和日文涵义的双重理解,这种“双重奏”的效果增加了片名的内涵。譬如
《骡子》台译名为
《赌命运转手》,“运转手”在日文中是司机的意思,也可按中文字面涵义理解为“运送、转运东西的人”。
《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台译名副标题为“网路大暴走”,“暴走”可理解为四处走动,也可理解为日文涵义的情绪失控、不受控制。
若硬要总结一个规律,大体来说,内地译名比较端正;香港译名则比较市井化,且常常采用粤语方言。台湾译名会直接点明影片主题内容,比如
《寄生虫》台译名为《寄生上流》,道出阶级对立的主题;如果你是“剧透洁癖党”的话,可能就会不高兴了。
上面图集汇集了近两三年来内地、港、台译名不同的影片,来看看哪些是你没想到的吧。
编辑: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