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陈中浙教授的新著《坛经散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据悉,这本30万字的学术专著是根据陈中浙教授给研究生们讲授《坛经》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国所有佛经中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典籍。国学大家钱穆曾将《坛经》与《论语》《孟子》并提,胡适也将《坛经》列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毛泽东同志更是把它作为案头必备之书,还要大家都“应该好好看看《坛经》”。
在《坛经散讲》这本书里,陈中浙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读经心得,用“散讲”的方式对惠能的《坛经》文本作了深入的解读、剖析与挖掘。他把惠能描述成了一位汇通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及调和融会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绝世高手。他还认为惠能在《坛经》里实际已用最简练的语言和最透彻的说理,把怎么样成为一尊佛,或怎样成为一个圣人,做一个道人、至人、神人的秘诀和盘托出。所谓“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灯读《坛经》”,陈中浙教授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们如实亲切地了解禅宗思想,并能从中感悟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至高境界。

章节选录:
他出身贫寒,没读过书,只字不识,但是他的语录却被尊称为“经”,这是佛教史上除了释迦牟尼所说的语录之外,唯一被称作“经”的佛学著作;
他是一位樵夫,可是,像王维、白居易、柳宗元、苏东坡、黄庭坚等等无数的大文学家、大艺术家都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争相投到他的后辈弟子门下,奉他为祖师;
他被时人谑称为“獦獠”,然而,贵为女皇的武则天以及唐中宗数次下诏请他进宫,要礼拜他为国师,却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这是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本土化最成功的事例;
他对传统佛教的改革,是一次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的大运动,更是一件人类智慧超常解放、创造和发挥的大事件;
他所创立的禅法,几乎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并对整个东方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像诗歌、书法、绘画、音乐以及雕塑等等,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无不受其影响,受其渗透;
他与老子、孔子一起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并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千百年来,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还传播到世界很多国家。越南独立的开国元勋,就是一位禅师。日本更是把禅宗当作其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也多次掀起禅学热潮,坐禅中心遍布欧美……
听他的话,可以让你变得无比的强大与自信;
读他的书,可以把充满贪、嗔、痴的凡夫俗子变成自强不息的有为君子;
他——就是禅宗六祖惠能,这部语录叫《坛经》。
今天我就领着大家通读一下这部语录,了解一下惠能这个人。
据悉,与《坛经散讲》同时出版的,还有陈中浙教授新修订的专著《惠能的世界》。该书原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的世界》,曾于2013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出版以来受到业内人士与读者的一致好评,所以也曾多次重印。最近,因广大读者的要求,作者对全书做了一定的修改,让它与《坛经散讲》成一姊妹篇,一并出版以飨读者。

章节选录:
2600年前,一个腊月的凌晨,在古印度尼连禅河边,一位身形消瘦、面容慈祥的中年男人,正在一棵菩提树下苦思冥想。
忽然,他看见东边一颗启明星(金星)正悄悄地浮现在天空之中,顿时他通体透达,豁然觉悟。此时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天华飘坠,天乐鸣空。
在诸天的一片赞颂声中,他按耐不住兴奋,大声地说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语道出了人类烦恼痛苦的症结所在。是啊!芸芸众生本来清净自在,只因贪欲不断、身心外驰,整日被外物所缚,才有了那么多的烦恼与痛苦,失去了自我,也失掉了自在。
这个中年男人就是释迦牟尼。从此自后,整个世界因他而改变。
大约1300年之后,中国出现了一位聪慧绝顶的年轻人,他对释迦牟尼的思想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演绎出了一套更加便捷地解除人们烦恼痛苦的方法。这个人就叫惠能。
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进惠能的世界,去发现如何摒弃无谓的妄想执着,降服那颗贪欲的心,安住那颗外驰的心,以便早日“明心见性”,觉悟人生,做一个身心喜悦、自由自在的人。
目 录
引言 惠能在今天
第一章 发大愿力
第二章 践慈悲行
第三章 启般若慧
第四章 证菩提道
第五章 修无相法
第六章 做本分事
第七章 持平常心
第八章 成自在人
第九章 活在当下
附录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略序》
附录二 《宋高僧传?惠能传》
附录三 宗宝本《坛经》
后记

[责编:丛芳瑶]